文/图˙Grand
协力˙山城四驱(04)2581-0802
车辆赛事考验的是车手技术与车辆耐力,赛事时间愈久、地行愈险恶,相对难度就愈高,因此赛程长达九千公里,历经10天,都在险恶沙漠地带奔驰的达卡拉力赛,堪称是世上最严酷的比赛可是一点都不为过,而台湾车手-陈和皇却不畏惧如此严峻的考验,决定将在2010年初首度参加这世界级赛事。

最高越野赛事殿堂--达卡
说到国际级的越野赛事,国内车迷最熟悉的莫过于世界越野拉力赛,也就是WRC,该赛事主要是由四门或五门的改装厂车所参与,路况有柏油、砂石、泥地、雪地等路面,透过电视转播画面我们可以得知,该赛事确实有着较封闭式赛车场更加严酷的考验,因此翻车、撞车意外随处可见,但该赛事再怎幺困难,至少都是跑在既有的道路上,且路况高低起伏也须因此车高而无法有着大幅度的落差。
但反观由SUV所组成的越野拉力赛可就不是这幺简单了,这类型的赛事就笔者曾前往泰国採访亚洲拉力赛的经验来看,等着考验车手与车辆的不只是时间长短,还有更多不可预期的路况,爬山、涉水只是基本的项目,如何从没有道路中,走出一条前往终点的道路,更是时时测试着车手的反应与驾驶技巧,一路盲冲可不是好办法。

而在所有的SUV赛事中,最需要技术、人力与耐力的赛事,当以最着名的巴黎达卡赛事莫属,该比赛于1978年由创办人Thierry Sabine成立,第一届拉力赛路线,是由法国巴黎到塞内加尔的达卡而得其名,该赛事横跨欧、非洲,须横渡地中海,因此比赛时间相当久,加上须经过许多国家,例如:局势经常不稳定的阿尔及利亚,因此每年的赛事多少都受到当地国家的政经情势影响,而使得比赛路线经常出现临时更改的情形,甚至在2008年还因恐怖组织的恐吓而取消,并且在2009年起改在南美洲举办,因此正式官方名称才会改为Dakar Rally达卡拉力赛。
1979年至今已有15600人参加过赛事,共计横跨21个欧、亚、非、美洲国家,每年皆于寒冬中的欧洲出发,历经将近1万公里的赛程,面临沙漠、硬石砾、巨石与温差达50度极地气候的考验,虽名为拉力赛,但却是真正远离道路的Off-Road赛事,由于地形相当複杂艰困,因此参赛的车辆并非是改装房车,而是主要由SUV或卡车所组成,每天所须推进的路程甚至达数百公里,一般人在公路上要开这幺长的距离已相当吃力,何况是在崎岖不平的沙漠上,是一场人与自然真正较量的比赛,也是因为这样,虽然每场冠军的奖金只有4500美元,但还会吸引那些不畏艰险的赛手前来参加,世上最严苛赛事之名由此而来。

参赛厂车大幅改装
严苛赛事不容出错
而为了应付达卡赛事的严苛考验,陈和皇不惜斥资向德国购买了一部Unimog卡车引进回台,并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,针对车辆的诸多细节进行大幅改装,使车辆能有更充分的战力迎接达卡赛事的挑战。
这部由M.Benz所生产的Unimog,为顶级四轮驱动越野卡车,除恆时四轮驱动外,其前、后轴更有60公分之离地高,还设有差速器锁定装置,轮胎直径达120公分,并配备自动充气与洩气装置,可依照不同地形调整不同之胎压,变速箱前后各有24个档位,任何地形皆可征服。不过即使Off-Road功能这幺强的Unimog,若没有经过改装想要完成全部赛事,依然有其不足之处。为此陈和皇先将原厂厚重的铁製后厢与后副樑,改以全手工製成的铝合金材质取代,并在不影响车体刚性强度的情况下,将车重从原先的9吨多减到了7吨重,足足少了2吨左右,并将车长减少60公分,以减少本车重心较高、车长较长、高速行驶灵活度不足难以操控的缺点。

而悬吊系统则透过澳洲大厂Racing Logic与国内STD的协力下,改以三根避震器对应一轮的方式,彻底强化悬吊系统的吸震与耐用程度,以对抗路况极为严苛的赛程。至于动力系统则透过德国慕尼黑改装厂的技术,重新撰写供油电脑内的程式,将原厂240匹的马力提升到320匹,虽然增幅明显但高达50多万元的费用也令人咋舌。另外,考量到沙漠多细沙,容易阻塞车头水箱的散热鳍片,因此同样利用手工打造方式,将水箱、中冷气、冷排与机油冷却器全数移至车头后方,确保冷却系统的作动正常,并有利于车辆前后配重。

其他像油压备胎架、后方双防爆油箱设置、左右车侧置物箱、断电开关、拖车勾、车头安全绳、车头HID灯组、内装赛车椅与四轮胎压控制模组等系统,也都是经由山城四驱厂内改装团队,慢慢打造而来,整个改装时间长达2年,所花费的改装费用粗估为好几百万元,而所有的改装项目不只需顾及美观与功能性,每项改装还都须符合FIA严密的审核,先在国内取得FIA T4的认证,完成后才能取得基本的参赛资格,到比赛当地后再进行更仔细的检验,而国内能有改装达卡厂车的技术,可说是相当不容易的成就,比赛时间为2010年的元月2日~17日,本刊在此预祝陈和皇先生能旗开得胜,顺利夺得赛事佳绩!








